12月3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31,最低触及7.3148元,创2023年11月来新低,日内跌约280点。截至发稿时间13时37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仍失守7.3关口,最新报7.3005,跌幅0.19%;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现报7.2904,跌幅0.27%。
12月3日,外汇市场波动引发关注。
12月3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31,最低触及7.3148元,创2023年11月来新低,日内跌约280点。截至发稿时间13时37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仍失守7.3关口,最新报7.3005,跌幅0.19%;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现报7.2904,跌幅0.27%。
另外,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日调降131点至7.1996,中间价贬值至2023年9月以来最低。
什么原因?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首要原因是美元指数出现大幅上扬,带动人民币对美元被动贬值。主要受此前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支持美元言论,以及市场对欧洲央行下周大幅降息预期升温等影响,12月2日美元指数快速冲高,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带来贬值压力,这也是人民币汇价大幅下行的主要原因。
至于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至数个月低点,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前期美元指数大幅上涨过程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相对有限,因此当前存在一定被动贬值动能,而这一潜在动能会在美元指数反弹过程中逐步释放。王青补充到,另外,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取向,以及12月2日国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中美利差扩大等,也会对人民币汇价带来一定影响。
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分析,主要是市场提前消化全球需求、贸易前景不确定性等;加上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剧烈波动扰动。由于全球需求复苏乏力有趋弱迹象,未来关税、地缘冲突、供应链重塑等都可能继续对全球外贸构成逆风,引发市场对国内进一步政策宽松预期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对短期的汇率波动构成扰动。
但近年来,从人民币汇率走势看,汇率弹性显著增强。同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在100附近,反映人民币汇率整体走势稳定,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之一。
周茂华指出,从走势看,短期人民币存在波动,但人民币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保持基本稳定。尽管人民币汇率受影响因素较多,会受中美经济、政策、关税、地缘冲突等方面影响,但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外贸有望保持韧性,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基础坚实。
后续走势
展望后续走势,王青认为,短期而言,“特朗普交易”还可能发酵,美元波动性较大,人民币汇价也会随之呈现宽幅波动状态,这也意味着后期人民币汇率是否跌破7.3将主要由美元走势牵动。不过,未来在美元剧烈波动过程中,人民币汇价仍会保持相对稳定,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会处于稳中偏强状态。
如果未来出现人民币明显背离美元走势情况,包括调节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在内的各类稳汇率工具会及时出手。历史表明,这些政策工具能够起到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效果。
就政策风向,王青也预测,接下来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在稳增长、稳楼市方面的具体效果,将是决定人民币汇率强度的关键,预计伴随政策效应逐步体现,四季度经济增长动能改善,以及宏观政策在提振内需、引导物价水平温和回升、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后期人民币将获得更为有力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宽松政策并非大水漫灌,政策围绕经济复苏与高质量发展,随着宽松政策效果实施,经济基本面对汇率支撑作用更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信心更足。周茂华认为,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对人民币汇率是加分项。但也要看,人民币面临环境较为复杂,各国经济、政策分化,贸易保护主义、地缘冲突不确定性较大,投机套利活跃,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等,包括人民币在内全球外汇市场将波动较大。市场主体需要回归汇率中性,避免潜在外汇投机损失。
关于未来人民币的下跌空间,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认为,尽管人民币短期内可能会承压,但长远来看,经济的企稳将为汇率的稳定乃至升值奠定基础。陈兴文表示,此前市场最为担心的房地产市场,目前有明显的企稳态势,几个指标可以佐证。一是各地土地拍卖再现热闹的抢购现象,溢价情况卷土重来;此外全国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出现上调,重回“3字头”。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显著改善,就业与物价稳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未来人民币会在7.0到7.5之间波动。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也指出,随着“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消费者市场持续回暖,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此外,10月份中国房价降幅收窄,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货币和财政等多项宽松措施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如果目前增长势头能持续到年底,预计中国经济增速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高盛在其研报中更是直言,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远超预期。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认为,从中期来看,中国决策层引领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技术驱动和自立自强的决心并未动摇。预计2025年,中国出口将相对平稳,消费尤其是商品消费表现较好。随着地方政府化债工作加快推进,缓释地方融资压力并赋能财政扩张,政府的投资和消费可能会加快增长。
(来源:北京商报、21财经)